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非遗展品>湘南风情

瑶族高台长鼓舞

郴州市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长鼓舞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长鼓舞起源于对本民族的图腾崇拜,对祖先的信仰。逢年过节,瑶胞们都喜欢跳长鼓舞。起舞时,舞者身穿节日盛装,腰扎红绸,脚裹白色绑腿,挂着1米多长的花鼓,时而腾空急转,时而如猛虎扑地,特别是双人表演时,犹如两虎相斗,又象双龙戏珠,真是妙趣横生。整套动作刚劲有力,粗犷洒脱,把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雄劲刚强的性格, 表现得维妙维肖。其中“斗鸡”、“射箭”、“虎跳龙门”等动作,舞姿优美奇特,但难度也很高,需要娴熟的表演技巧。
“长鼓舞”有大打72套,中打36套,小打24套,打法上又有“文打”和“武打”两种。桃源坪流传下来的高台长鼓舞是在一张或两张垒起来的高仙桌上对打的“打高台”,舞技难度较高。土屋建造是长鼓舞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小长鼓舞通过“盖地莲花”、“雪花盖顶”等基本动作把“平地基”、“立柱头”、“上剪刀架”、“盖屋顶”等36套动作连贯起来,再现瑶族同胞生活中从搭屋盖房到新屋落成,拜谢乡邻的全过程。

舞蹈的表演多为2人或4人对舞,现已发展成集体群舞,难度较高,特别是在一米见方的高仙桌上对舞,需要两人对鼓,打鼓花,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必须配合严谨、默契,难度高,需要娴熟的表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