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非遗展品>匠心妙手

龙须草席编织技艺

郴州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龙须草席编织技艺市级非遗项目。于明末从广西传入临武境内,清乾隆、道光年间织席业鼎盛光绪末期稍衰,民国复兴解放后编席技术有所发展。龙须草席主要由民间妇女手工编制,以野生龙须草为原材料。该草蓬生于西山、讪高山峻岭的陡崖,叶茎细长空心。龙须草席的编织过程包括采草、配料、编织、加工4个流程。采下的龙须草要马上加工,一般要在3三天之内完成“三煮三晒”“两浸两露”等工序,直至绿草变成金黄色或白色,再一根根挑选草料,把带有麻点或脆硬的草剔除才能织席。该工艺品手工精细,携带方便,同时具有冬暖夏凉去痱、清心、健脑、砜湿之功效,最宜在软床、软座上铺垫。1951年县人民政府呈送的龙须草席样品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复函盛赞。1954年参加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工艺品博览会,被誉为“世界独有的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