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非遗展品>湘南风情

汝城香火龙

郴州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汝城香火龙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其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奠活动,造型源于宗庙寺院的雕塑、壁画。据民国十六年《汝城县志》载,汝城自唐宋以来就盛行舞龙,名曰“龙灯会”,至明清时期逐渐衍变成造型威武、气宇轩昂的香火龙,特定于每年正月元宵节或顺延至整个正月择吉日于夜晚隆重举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香火龙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招龙仪式一般由祭祀、招龙、游展、接龙、抢香、化龙等六个环节组成,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汝城香火龙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拱、9拱、11拱不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制作材料简单、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