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非遗展品>匠心妙手

安仁剪纸

郴州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安仁剪纸是一项历史较悠久的民间艺术,是民众在过年、过节或婚嫁、新居乔迁等喜庆活动中用来点缀物品、张贴在门窗、装饰物品,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美术。据民间传说,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繁荣于上个世纪,农家百姓都有剪纸的习俗。《安仁县文化志》和《安仁县志》记载:“剪纸在安仁易见,旧时春节,家家户户都贴门槛纸(一种用红纸剪成福禄寿喜字样和花边图案的门签),还用它做纸扎工艺品上的花边花纹图案装饰。在节日和红白喜庆活动中,亲友相互赠礼品。上面都要贴上剪纸图案花边。红喜用红纸,白喜用白纸或绿纸。”自古以来,安仁的“灵姑娘”刚懂事就学剪纸绣花,“巧后生”十几岁就能随心剪出精美的花样,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独树一帜,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许多艺人以剪卖剪纸为职业,进入商品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春分剪纸成为安仁赶分社期间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安仁剪纸的内容为,一是点缀,用来营造喜庆吉祥的氛围。主要是男女婚嫁用品上或婚房粘贴“红色的双喜字”,或代表吉祥的花草图案等;二是张贴或装饰,用来营造喜庆美观的风土人情习俗。主要为老百姓在过年过节或新屋乔迁、做寿等喜庆活动,贴窗花、门花等花鸟图案或福禄寿等字样,祝福吉祥如意。
安仁剪纸技艺特征显著,融合了我国南北剪纸艺术之长,既有北方粗犷苍劲的风格,又有南方玲珑细腻的特点。它出自劳动人民之手,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以物比兴,以形传神,突出时代风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作品秀丽洒脱,风格独特,虚实结合,疏密有致,构图丰满,主题鲜明,既保持了剪纸的传统特色,又展示了人民群众热爱新中国的美好心灵。它注重形似,更重神似,以心融物,大巧若拙,以高度的艺术概括与大胆的艺术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逼真感人的艺术形象。
安仁剪纸十分讲究刀功,在制作工艺上提出“握刀要正,下刀要顺,行刀要匀,开片要严”的技法要领,从而达到“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的艺术效果。剪纸色彩从传统的单色发展到套色、分色、衬色、点色。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安仁剪纸世代相传,快速发展,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安仁民风淳厚,素以“民多俭朴,士喜学问”著称,在雕花剪纸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安仁剪纸具有一定的历史民俗、文化艺术价值。历史积淀深厚和文化底蕴丰厚,是当地民俗风情的客观记录。她象一面时代镜子,映射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精神风貌和风土民情,表达着人们的情感爱憎,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安仁剪纸作品朴拙、古雅、绵厚,能显现出丰雍柔静独一无二的美学内涵,耐人寻味,意韵深远 ,激励人民追求善美,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