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塘是全国著名的石墨之乡,“鲁塘砂罐”是精选当地特有的鸡蛋黄泥粘土经手艺人用三十六道做法,七十二道工序制作而成,因其制作工艺受天时影响(每年的正月前至清明后为最佳制作时期),产量不高,故只在鲁塘及周边一带为人所知。“泥巴草屋作戏园,旋转舞台把戏唱。十个指头拍拍打,五个指头打圆场”这琅琅上口,生动形象的顺口溜正是上鲁塘砂罐烧造工序口诀之一。“鲁塘砂罐”是以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以实用为主,造型朴实,不重装饰或少加装饰,几近土气古味,却浑然天成。砂罐质地坚硬,在炼制过程中,通过土法在釉穴中放入松针叶,使陶器自然型成乌黑、银白、银灰、橙黄四种色泽,其色调或深或浅、或浓或淡,依不同器物各类特点受火力不一样而增减其不同色度,十分质朴耐看。
早期的砂罐产品种类单一,近些年传承人何善平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进并研发新的砂罐产品,有茶具、炊具、收藏器皿等,产品也远销省内外,“鲁塘砂罐厂”也成为以生产非遗特色产品为主的企业被列为“扶贫就业车间”。
2012年“鲁塘砂罐烧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鲁塘砂罐烧造技艺”上釉前起炉 摄影:雷小暾
“鲁塘砂罐烧造技艺”准备上釉 摄影:雷小暾
“鲁塘砂罐”传统工艺“绞拦”、制胚 摄影:雷小暾
“鲁塘砂罐”经釉穴松针上釉后出的成品 摄影:雷小暾
“鲁塘砂罐”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 摄影:雷小暾
传统砂罐器皿 摄影:雷小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