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唐仪凤年间,郴州宜阳(今宜章)人柳毅应省试,道经北里(郴州城北)路遇一牧羊女。牧羊女向柳毅讲述了自己的身世,自称是洞庭龙王之女,排行第三,因触犯天条,被贬至郴州一“万”姓员外家为奴,备受欺侮、折磨、虐待,不堪忍受,总想求其父(龙王)来救,并求柳毅公子传书(送信)给龙王。柳毅对龙女的遭遇很是同情,答应了送信。柳毅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洞庭湖的君山,持龙女交给的银钗敲开了龙王家的大门,将信送到了龙王手里。龙王得知情况后悲愤至极,遂派“独角蛟”至郴州接回公主,将万家水陷为池。
毅传书的传说故事在郴州始于隋唐以前,唐宋时广为流传,相关故事则有龙女牧羊、寿佛救民、陷池塘、陷狗穴、鱼绛飞雷、柳侯祠等。《述异记》、《太平广记》多种文献有记载。
作为民间文学,柳毅传书及相关传说故事自产生之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当地流传甚广,并以多种形式在民间流传着。主要表现形式:老人的口传,民间艺人的渔鼓弹唱等。
2007年,“龙女与柳毅的传说”被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毅传书画册
柳毅传书画册2
柳毅传书画册3
郴州龙女寺